首页 > 媒体报道 > 消费金融下乡记

消费金融下乡记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  时间:2017-01-24  |  阅读量 : 412

    随着各项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户的收入实现了持续增长。在农户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农户的信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消费信贷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

    据相关部门统计,自2010年到2015年,农户贷款中消费贷款所占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非农经营贷款所占比重则上升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贷款所占比重则从73.3%下降到55.8%。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消费金融一般服务于中低端客户,而现阶段城市客户由于消费升级基本完成,对耐用消费品贷款的需求并不旺盛,反而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需求旺盛。

    在此趋势下,央行和银监会于2016年3月发布《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要求对作为新消费重点领域之一的农村消费加大金融支持,具体政策包括“开展农村住房、家电、就学、生活服务等消费信贷产品创新,设计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农村电商平台发展的金融支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建设多功能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站”。

    面对市场蓝海和政策红利的双重刺激,多方机构开始入局农村消费金融领域。

场景为王

    在农村消费金融领域的新晋“入局者”中,既有以传统零售业作为主要出资人之一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苏宁消费金融;也有依托自身的互联网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电商系消费金融服务企业,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还有以线下渠道为承载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什马金融、翼龙贷等。

    通过对比上述几家机构面向农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发现,依托自有的电商平台,苏宁金融、京东金融以及蚂蚁金服的模式基本类似,即农户在手头资金不足时,可分别通过上述三家机构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在其所对应的电商平台上先期购买产品,等资金回笼后再进行偿还。

    同样,农户在享受服务前均需在线完成申请,即需要先通过上述三家机构推出的APP注册为用户并进行相关操作。记者通过对上述三款产品进行体验发现,农户需在APP上完成基本信息填写、身份证件照上传、人脸识别、绑定银行卡等步骤后方能享受消费金融服务。

    苏宁金融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消费者可以下载苏宁金融APP,线上申请‘任性付’额度。‘任性付’将依据央行征信信息、用户消费数据、第三方信用数据等进行全自动审批,为符合条件的农村用户授信,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

    最近刚刚发布“谷雨计划”的蚂蚁金服也针对农村消费领域的需求提出,将通过网络方式,即蚂蚁金服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支付宝平台、蚂蚁金服保险平台来为全国范围的涉农用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保险、信贷等。

    可以看出,线上一端随着近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若只单纯为农村消费者提供线上操作的空间,从农村消费者目前的购物习惯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对此,上述三家机构也都在农村开始布局自己的网点。不论是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还是京东在全国铺开的“县级服务中心”,以及苏宁的苏宁易购直营店,都是在进军农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江苏泗洪县农民淘宝合伙人田千春就告诉记者,很多农户对线上操作仍然不够熟练,往往需要把自己所要买的东西告诉他,再由他通过线上操作为农村消费者下单购买。这些扎根县域的网点基本承担起了对电商业务的管理,具有销售、服务、体验、物流、售后等功能。

    以苏宁金融为例,其将直营店作为线上平台的延伸,打造出“任性付+苏宁易购+直营店”的模式。上述苏宁金融负责人指出,电商的快速发展让物流也延伸至农村,让部分人开始用网络购物,但乡镇商店购物仍是大多数农村消费者的首选。“拥有线上、线下双线渠道的消费贷款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农村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

    同样,对专注农村消费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他们也意识到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那些广布在农村地区的商家和经销商成为他们下沉县域的“必争之地”。

    以什马金融为例,其以电动车、摩托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领域为切入点,通过与电动车品牌厂商及其经销商合作来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在什马金融CEO罗锐看来,要真正下沉县域就要结合本地的熟人经济来做,“当地的经销商更了解当地人的消费行为,这在做农村市场中是很重要的。”

    什马金融对此为代理商商家开发了一个手机APP,商家通过APP拍照识别用户的相关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什马金融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伙伴对其征信记录进行评级以给出反馈。宁锐介绍,目前整个放款流程大约需要30分钟至1个小时,放款之后会按月从用户的银行卡里扣款,如果出现逾期,还将录入央行征信系统。

风险防控是关键

    除了需要打造贴近农村消费者的场景和体验,由于农村消费者主要集中于中低阶层消费群体,他们一方面需要消费金融服务,一方面却缺乏相关的征信记录。因此,如何对农村消费信贷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成为业务经营中的重点。

    对此,上述苏宁金融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全流程反欺诈防控体系——“任性云控”。“这套风控系统融合了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等功能,再加上人脸识别、实名认证、银行卡认证等多种手段,‘任性云控’基本实现了对信用风险的动态管理和对欺诈风险的多维防控。”

    据该负责人介绍,“任性云控”的信用风险防控主要包括三大评分卡模型。“评分卡模型是任性云控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模块,按照客户多个维度的数据(收入资产、当前负债、信用历史、忠诚度、违约成本、稳定性、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等等)构建三类场景客群评分卡,分别是苏宁易购会员获客评分卡、线上PBOC(央行征信)主动申请客群评分卡、线上无PBOC(央行征信)主动申请客户。根据评分卡的自动得分,高分客群系统直接通过,低分客群系统直接拒绝、中分客群佐证其他数据和征信规则进行自动审核。另外评分卡规则还会按照定时定期优化的原则进行维护,保证风险规则的及时有效。”

    与什马金融开展合作的冰鉴科技创始人顾凌云还认为,一些农民的信用甚至比城市里的流动人口还高,关键是如何评估和量化农民的信用。“我们会对什马金融服务的三类农民绘制信用画像,即在本地无赊账习惯、有稳定收入的‘静态农民’,本地有赊账习惯的‘静态农民’,以及外出打工、有固定收入的‘动态农民’。”顾凌云说。

    与什马金融通过当地的商家和经销商切入场景不同,翼龙贷下沉县域则是通过打造一套加盟体系,在加盟体系中,当地的合作商在风险控制上也肩负着更多审查责任。

    翼龙贷创始人王思聪告诉记者,各地的合作商,特别是基层的网点会通过“家访尽调”来了解借款人的用途和偿付能力。在王思聪看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变成互联网的用户,但农户相对来说还是低频的互联网用户,其在网上的行为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此时线下进行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数据最终会结合网上已有的数据形成一个大数据风控体系来控制风险。”

    王思聪还指出,生产经营类贷款因为主要投入到生产经营环节,可以从上下游环节对其进行把控,但消费类贷款更多是借款人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会直接产生利益,所以翼龙贷会更看重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而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翼龙贷两种类型的贷款在产品设计上会有不同。“生产经营贷款的客户我们一般会对其采用先息后本的偿还方式,这样也是为了符合其生产周期,但是对农村消费者,我们现在采用的是等额本息的偿还方式。”王思聪坦言,对消费金融方面的用户要比生产经营性的用户在贷款审核的条件上要求更高。

    不过在开拓农村消费领域中,由盈灿咨询和融之家联合发布的《2016消费金融生态报告》也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友情提示”。该报告指出,我国的征信制度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极度匮乏,造成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模型试错,来建立个人的信贷档案,这在短期内可能造成消费金融公司坏账率较高,无法盈利,增加公司运营风险,影响风投和资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