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温州民间借贷迈入正规化 两个85后一天办手续

温州民间借贷迈入正规化 两个85后一天办手续

来源:网易财经  |  时间:2012-04-27  |  阅读量 : 233

  目前已有速贷邦、人人贷、宜信、翼龙贷以及温州本地的攀远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5家融资中介机构入驻。10多分钟后,他们就领到了借贷登记中心开出的第一份登记回执单,看着上面的大红印章,小朱和小胡都松了一口气。


规范民间融资是“温州金改”重点,昨日第一家登记服务中心正式开业

昨天上午,作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获批之后,规范民间融资迈出的探索第一步,温州首家也是全省首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下称借贷登记中心)揭牌开业。

借贷登记中心是经温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在鹿城区率先开展试点,由鹿城区工商联牵头22家鹿城区的优质企业作为主导来组建,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经营范围涉及信息登记、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和融资对接服务等。

温州市、区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该中心以及进入场内的机构和个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已有速贷邦、人人贷、宜信、翼龙贷以及温州本地的攀远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5家融资中介机构入驻。

另外,入驻该中心的配套服务机构还有华东公证处、浙江高策律师事务所、温州华正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温州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太平洋寿险温州中心支公司和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等。

市民到借贷登记中心,对自己发生的民间借贷信息进行备案登记,都是免费的。登记服务中心的运营费用,目前是靠收取进驻中介机构的场租费。另外,第一年给予入驻机构免收租金的优惠。


民间借贷“正规化”第一单:

两个85后,平台里“对上眼”,一天办手续

接过盖着大红印章的借贷登记回执单,在温州开数码店的小胡,总算松了口气。他拿自己的轿车当抵押,只花了4天时间,就通过借贷登记中心从陌生人小朱那里,以1.6%的月利息,顺利借到了5万元。他的店也终于有了“活钱”周转。这也是借贷登记中心正式开门营业后,迎来的“第一单”。

两个85后各有需求

小朱是个85后,在温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有些积蓄。他总觉得,这些钱全存银行收益太低了,想放到民间借贷市场,又怕风险大,“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赚钱也不容易。”他笑着说。

小胡更年轻,1988年出生,大学毕业刚一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在温州开了家数码店。最近,他的店遇到了一些资金周转问题。

两个小伙子,得知温州马上就要开一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了。于是,各自就有了想法。

小朱想把手头的钱,通过这个平台借出去,首先要安全,其次也要有一定的收益。

小胡的店,只要5万元周转一个月,关键要手续方便,当然,借贷成本也不要太高。

登记:小朱要求安全第一

小朱查了一下,即将开业的借贷登记中心,有两种登记模式:一种是自己找到想借钱的熟人,再到那里登记一下,还有一种是通过里面入驻的融资中介机构,“配对”陌生的资金需求者。

今年4月18日,小朱找到了已确定入驻借贷登记中心的融资中介机构“速贷邦”:我能出借10万元,借款期限最好6个月,月息1.5%左右……

“他当时再三跟我们说了,这笔钱出借的时候,安全第一。”“速贷邦”负责人叶振回忆。

考察:鞋子也是“考察对象”

4月23日,小胡出现了,“我跟‘速贷邦’说,只要5万元,周转一个月,月利息最好1%左右。”

叶振说,小胡的出现,让他们想起了小朱,因为他们各自的能力和预期,还是比较接近的。

那么,对小胡的“审核”,什么时候开始呢?叶振笑着说,其实从第一次见面,就已经开始了。比如,鞋子擦得挺干净。“这样的细节,至少能看出,他应该是个比较有条理的人。”叶振这样理解。


接下来,叶振又派人去考察了小胡的店铺。“我们得看看他生意做得怎么样。”小胡提供的近期银行流水账和信用记录,成了重要的佐证。

除此之外,小胡还有一辆刚买不久的别克英朗轿车,价值16万多元,可以用来抵押。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小胡可以借款7万多。”叶振说,上述“审核”,4月24日基本完成,形成了一个报告。

签约:一天办好手续

4月24日当天,小朱收到了消息,“我们把小胡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他觉得这钱可以借。”叶振说。

最终,通过融资中介平台,双方进行了协商,月利息定在1.6%,皆大欢喜。

4月25日一大早,小朱和小胡就签订了借款合同。

下午2点,他们一起去了公证处,办理了相关手续;接着,又赶到了温州车管所,办理车子的抵押权证。

下午5点多,双方正式打款。

备案:“又上了一道保险”

不过,这件事还没结束,因为他们都还等着借贷登记中心开门营业,完成登记备案这一环节。


“说实话,这一步对我来说在心理上安慰很大,总觉得又上了一道保险。”小朱说。

昨天上午8点多,借贷登记中心一开门,小胡就拿到了第一份《成交信息登记表(个人版)》,开始认真填写。

借贷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随后将借贷双方的信息录入系统,并将他们的身份证、借贷合同和转账凭证等资料,一一复印备案归档。


10多分钟后,他们就领到了借贷登记中心开出的第一份登记回执单,看着上面的大红印章,小朱和小胡都松了一口气。(本报驻温州记者 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