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中国首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 互联网金融创新能有效补缺

中国首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 互联网金融创新能有效补缺

来源:中国保险报头版报道  |  时间:2016-09-05  |  阅读量 : 378

    中国首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

互联网金融创新能有效补缺

     “农村金融呈现出小、微、分散的特点,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符合农村金融的这些特征,基于线下的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一样。”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在8月18日举办的2016年《 “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会上如是说。这是我国首次发布《“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


       据悉,2015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总体规模有望达到3200亿元,成为“三农”金融缺口的有效补充。


      “保险能有效预防金融借贷风险,如信用保证保险。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很有必要。”谈到小微企业在农村进行金融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对《中国保险报》记者表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坚认为,“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三大优势:一是大数据,机构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分析;二是技术;三是体 制比较灵活,传统金融机构贷款获准的周期平均为15天,互联网金融如果资料齐全,可能3天就能完成。李勇坚提醒,“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时也有3个劣 势:一是目前还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税收体系及财政支持政策;二是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三是基础信息和数据无法共享。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在会上说,互联网是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存在很高的风险,风险程度比传统的金融业务更高。另外,农民的风险意识、 现代金融意识有待加强,这就需要业界一方面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从政策制定及监管角度做一些实在的工作。


       北京同城翼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思聪表示,目前“三农”金融缺口达3万亿元。从农村现状来看,现在是农村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刻,只要增加金融 扶持和技术投入,基本没有挣不到钱的。同时,在政府及保险等行业的支持下,农村预防灾害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好。“三农”互联网金融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农村 融资贵的问题,而是融资难的困境。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北京同城翼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业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各大金融媒体约1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