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壹财经 | 时间:2019-05-22 | 阅读量 : 333
“经营‘三农’资产,业务并不局限于为具有融资需求的人提供借贷服务,更应需着眼于乡村内产业的培育、留守妇女与老人的就业、整个三农领域的生态构建。”
翼龙贷总裁陆奇捷对零壹财经这样表示。
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帮助,家住河南省周口市的卜雪丽如今已经拥有了占地八亩的织袜厂,雇佣了55名农村妇女。
卜雪丽曾外出浙江一家织袜厂打工10余年,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织袜厂的技术要领后,响应政府创业号召返乡创业,创业期间与互联网金融结识、受翼龙贷帮助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难题。
“卜雪丽袜业”茁壮成长,不仅完成个体创业,还为农村务工妇女提供多个工作岗位。
在陆奇捷看来,利用互联网金融高度信息化的特点,触及更为广袤、传统金融无法覆及的三农群体,只是普惠金融的表象阶段。深耕三农资产,解决其背后的农民就业问题、农民收入提升、返乡者自主创业困境、构建整个农村信用体系、培育农村产业生态等深层次社会化问题,仍值得思考与践行。
在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市场环境极其复杂并极具地域特色,征信数据又大量缺失,风控层面需要极强的专业性指导,需要多年的基础设施完善与数据积淀。
但与之相对的是,三农借款人的金融意识相对质朴,借款人生活区域流动较差,居民负债水平远低于城市,“熟人社会”中违约成本提高。
三农市场广袤无垠 潜在需求远大于已发现需求
据农业农村部预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2020年将超过2000万;全国各类家庭农场超过87万户,经营耕地面积达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179.4万家;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8.6万个。
陆奇捷认为,这些规模庞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初期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而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融资依存度远高于传统农业。但其井喷程度极高,通过互联网金融方式融资,第一产业经营状态一目了然,可迅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传统农业正在向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这为金融资源提供了可供泼墨的广阔空间,也对金融业务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如实地审查、还款能力、经营状态预估等。
“相较城市居民,三农资产具有人均负债率低、反欺诈难度较低、利率敏感度较低、金融意识质朴等特点,这是互联网金融的重大发展机遇。”
偏远乡村如何做风控?未来借款费率将进一步压低
经营三农资产在当下相对孤独,业务开展中风控工作没有大量数据依托,面临着征信缺失甚至空白的现象,如何做好此类资产的风险控制?
“一方面农民金融意识质朴,逃废债情况远远好于城市人口;另一方面,采用‘熟人风控’方式,结合当地村民、乡党对借款人的客观评价,构建出借款人的简略信用情况。”陆奇捷介绍道。
遭遇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无法偿还借款情况怎么办?
“保持与借款人的持续沟通,沟通困难来自于哪些方面,业务和风控人员会对借款人的未来经营进行相关指导。”
“往往在借款初期,借款人期望的创业领域已由风控人员进行行业研判,对其未来的经营收入、成本投入、可持续发展作出评估。这不是一次单纯的借贷行为,而是新农村战略下产业培育的一次尝试。”
此外,陆奇捷表示,随着互金行业从高速发展期过渡至平稳发展期,其内部综合成本也在逐步走低,这为借款端降低费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农村移动互联网尤其是5G业务的迅猛发展与落实,基础设施足够完善的情况下,P2P平台的获客成本将大大减低,业务便利性将持续提高。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终端等金融科技逐步应用至三农市场,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得到极大降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农民融资需求也将得到满足。
资产选择上应找准P2P立身之基
陆奇捷认为,金融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处于严监管体系下,其稳定性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任何金融领域内的业务都应遵循“稳定性为主”的原则。
传统金融拥有相对悠久的发展历史、相对成熟的监管体系、易受认可的服务客群,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发展不能局限于吃传统金融的“剩饭”,或打监管政策的擦边球谋取利益。
利用互联网属性,利用特殊科技能力去查漏补缺,去啃传统金融吃不下的“硬骨头”,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立身之基。
“传统金融发展至今,其提供的服务是否与实体经济完美契合,是否令实体经济很协调地发展?现状则是金融资源投放结构误区,如房地产行业承受了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金融属性,更需要金融资源来获取养分的小微企业、民营经济、三农经济则嗷嗷待哺,背后的问题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当传统机构想要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时,往往受限于基础设施与技术能力,无从开展。
如贷款主体较多、贷款金额较小、贷款人风险信息驳杂,信息管控成本极高。而互联网金融在客户覆盖、风险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满足无数渺小个体生活、经营的融资需求,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立身之基、经营之轨。”
相关报道